“无论是大足石刻、晋祠宋塑以及麦积山的著名宋塑,都创造了迥然有异于魏、唐的另一种雕塑美的典范。”哲学家李泽厚在《美的历程》中这样写道。大足石刻之美,有着怎样的特点呢?12月21日晚起,央视《跟着书本去旅行》栏目推出《天下大足》系列节目,揭秘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。

作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,大足石刻吸引着很多青少年的目光。四川美术学院的3位同学就组成了大足石刻课题小组,实地探寻石刻之美。看到李泽厚的上述描写后,他们感到好奇:大足石刻是一种怎样的美呢?在首期节目中,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回答了他们的疑问。

宝顶山石刻是大足石刻的精华所在,首期节目从这里开始。漫步在山湾中,黎方银向同学们介绍,宝顶山石刻是由赵智凤主持建造的。在世界石窟中,由一个人经过几十年时间来主持开凿这样一座石窟,绝无仅有。

与其他石窟相比,大足石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?黎方银将同学们带到了六道轮回图前。“大足石刻最大特点是世俗化、通俗化,这组造像就是一个例证。”黎方银指着这一龛造像右侧下部的猫鼠图介绍,猫蹲在地上,老鼠逃到竹枝上,猫爬不上去,吃不了老鼠。老鼠想逃跑,但猫在地上,它也逃不了。所以,双方都处于一种痛苦当中。这就反映了一个很有哲理的内容,那就是“欲求不得,苦之本也”。这也启发着人们,想要的东西得不到,就是烦恼产生的根源。一个人只有洁身自好,收敛妄心,节制欲望,才能为幸福留出足够的空间。

之后,黎方银又带领同学们来到地狱变相前。这一组造像,描绘了古人想象中狰狞恐怖的地狱场景。“这一组叫戒酒图,前面有两位卖酒的男女,劝那个人喝酒,那个人想喝却不敢喝,但最后喝了酒,犯了戒。后面还有丈夫喝醉了酒不认识妻子,父亲喝醉了酒不认识儿子的场景。”黎方银将造像内容娓娓道来,让同学们感受到大足石刻造像的通俗和生动。

看到这些,同学们就理解了李泽厚为什么那样说。原来,魏、唐之美,可以在敦煌莫高窟的飞天上,感受飘然若仙之美。或者在云冈石窟中,领略到第20窟露天大佛的雄伟气魄。抑或在龙门石窟中,看到卢舍那大佛的丰满圆润之美。总的来说,魏唐之美充满了神性光芒,有一种让人膜拜的魅力。但大足石刻的美不是这样的,以宝顶山石刻为例,这里的大部分雕塑,并不是佛教造像,而是世俗的人间形象,是像猫和老鼠这样的有趣场景,充满了令人感动的亲切鲜活之美。

在宝顶山长约500米的崖壁上,还有妇女打开鸡笼喂鸡、产婆准备接生、子女告别父母离家远行等场景。这些富于时代气息的生活场景,让同学们想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与画卷上的酒肆茶楼、车水马龙相比,大足石刻更像是崖壁上的风情画,这些生动的世俗场景,是在其他石窟很难见到的内容。

据悉,《跟着书本去旅行》《天下大足》系列节目共16集,后续节目还将讲述修复千手观音等精彩故事。播出平台为CCTV-10,播出时间为12月21日-12月23日 19:16,12月26日-12月30日 19:16,12月30日、1月2日 16:59,1月2日-1月6日 16:39,1月9日-1月11日 16:39。

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迎昭

(编辑:彭杨)